議會沿革
草創時期
本會自民國七十一年七月一日成立伊始,為求議政順暢,肩負起監督市政、發揚民意之責,從第一屆議會廿四席議員,迄今第十屆卅四席議員,皆傾力以市民之願為依歸,促進各項建設,解決民生所需為首要責任。
民國七十一年新竹市議會成立初期,由於縣市分治, 劃分細節混濁不明,本會僅能暫就原新竹市民代表會竹蓮 街會址作為臨時棲身之所,一切軟硬體設施因陋就簡,民眾洽公聯繫深為不便。
至民國七十八年十月廿八日,新竹縣議會遷移縣治竹北市,本會得以遷入現址(新竹市中正路122號)成立之初 ,議事場所雖然狹小且設備不足,但議員同仁仍本最大初衷,共同努力監督市政,期望能不負市民所托,打造出美好的市政成績。
擴建功能
迄第八屆議會,謝議長文進有鑑於原有議事殿堂及辦公廳舍年久失修,且空間窄小擁擠不堪,為提供議員同仁一個符合時代需求且優質的問政環境,自上任後即大力推動老舊廳舍之整修擴建工程。
整修擴建完成的議會殿堂,有較以往更加明亮寬敞的空間與先進的E化設備,提供議員更完善更智慧的問政環境;新增修之各審查室及簡報室,讓議會空間更加專業與多元化利用;位於議事大樓1樓的資料館,記錄了新竹市民主憲政的歷程,保存了代議制度的點點滴滴,身在其中讓人更能體會民主憲政的變遷與得來不易的民主成果;以日本江戶時代工法興築的議會後花園,老樹環繞、亭閣水塘,別富雅趣,成就議會殿堂外一處靜謐的世外桃源,也展現新竹古城的歷史深度與文化底蘊。
健全的軟硬體設施,讓議員更能體察民意,發揮為民喉舌、監督市政的重責大任。
跨向新世代
本屆議會於民國一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成立,成立同日選舉許修睿為議長(中國國民黨),余邦彥為副議長(中國國民黨)。
新竹市議會自改制以來,共歷經十一屆市議員選舉;首屆議員計有廿四席,第九屆因居住於新竹市之平地原住民人口達一千五百人以上,在原有議員總額內,增加一席平地原住民議員,至第十屆因新竹市之居住人口達四十四萬人以上,故在原有議員總額再增加一席議員,議員席次達卅四席。
歷屆選舉中本會同仁亦有更番,皆以民主自決及民意依歸為基礎戮力齊心,茲值當前景氣低迷,經濟尚待復甦之際,未來本會亦將以市民願景為基石,努力監督市政並充分表達民意,共同以新竹市美好未來為己任,為新竹市共創美好亮麗的將來,是所翹企!